

豫公網安備 41152702000118號
豫ICP備09002785號-3眼下正值麥苗返青拔節期,我縣農業部門和種植合作社在開展常規小麥春管的同時,結合農業大數據對麥苗生長進一步精準施策,為夏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連日來,市農業部門正在對我縣弱筋小麥聯合開展春管指導工作。在縣豐安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麥田里,大家認真觀察麥苗的長勢,查找存在的問題。
市農科院小麥研究所副所長 周國勤說:
根系扎的非常漂亮,次生根長的非常壯,現在還摸不到節間,起身了還沒有拔節,現在肥料已經追加到位,下一步咱注意下條銹,下個月初關注一下條銹病。
縣豐安種植專業合作社目前種植弱筋小麥5000多畝,是我縣較早涉足智慧農業的一家種植合作社。合作社不僅配備有大型飛防無人機,還安裝有麥田水肥一體化系統,保證每顆麥苗都能根正苗壯。此外,麥田四周的溫度傳感器和區域氣象采集系統都可將地溫、葉溫、地濕、風量、雨量、風速等數據第一時間上傳至終端,讓田間管理更加有據可依。
市農科院小麥研究所副所長 周國勤說:
這個系統就相當于咱們醫院給病人看病的檢測儀器,我們這些農業專家相當于醫生,根據這些檢測結果,我們醫生開出來處方,發給大家手里,拿著這個處方抓藥,做到藥到病除,首先是把病看好,我們農業來說就是把田間的病蟲害,一些苗情不好的能得到及時的補救,讓小麥正常的恢復生長,達到壯苗的標準,為夏糧豐收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我縣去年小麥種植面積84萬畝,其中弱筋小麥75萬畝。近年來,市場需求量大,產品附加值高的弱筋小麥產業已成為我縣助力鄉村振興的旗幟性產業。多種糧、種好糧,目前全縣有1332家合作社和種糧大戶,近800家開始讓“智慧”賦能傳統農業,為弱筋小麥穩產增收提供可靠保障。
縣淮河生態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周濤說:
這個系統的投入使用,使我們大家在生產過程中,不僅能夠節本增效,而且在精準施藥、精準施肥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同時對我們小麥的增產增收都有明顯的提升,像去年,我們基地小麥平均畝產比以前要多收50至70公斤,可以說農民得到了真正的實惠,我相信智慧農業在未來一定是一個比較熱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