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公網安備 41152702000118號
豫ICP備09002785號-31月19日,中國共產黨淮濱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擴大)會議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在縣行政新區會議中心召開。
會議由縣委常委會主持,市政協副主席、縣委書記梁超作了題為《牢記囑托拼搶干 團結奮斗爭一流,奮力譜寫“生態港城水景淮濱”新篇章》的講話,對2023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h委副書記、縣長谷光亞出席會議并對2023年經濟工作作具體部署。
縣領導丁春雷、楊揚、馮倫應、余珂佳、陳嚴、李菲漓、丁俊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坐。
會議聽取和審議了梁超受縣委常委會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了縣委常委會2022年抓黨建工作情況專題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淮濱縣委關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奮力譜寫“生態港城水景淮濱”新篇章的實施意見》。梁超就《實施意見(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會議充分肯定了2022年以來縣委常委會的工作。一致認為,一年來,縣委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忠實踐行“兩個更好”殷殷囑托,錨定“兩個確保”,對標“十大戰略”,認真落實“1335”工作布局,扎實推進“1455”實施路徑,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高效統籌發展和安全取得新成效,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為奮力實現“兩個更好”貢獻了淮濱精彩。聚焦主題主線,堅持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全年工作主線,扛牢首要政治責任。塑造城市品牌,美好形象系統呈現。打造四大高地,發展定位更加精準。狠抓五個貫穿,全面激發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活力。推進五城同建,縣域能級全面提升。加強民主法治,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廣泛凝聚出彩合力。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更加有力,為現代化淮濱建設提供堅強保證。
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的主題,深刻領會過去五年工作和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會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深刻領會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深刻領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戰略部署,深刻領會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部署,深刻領會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切實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落地見效。
會議強調,要牢記“國之大者”、緊扣“省之要者”、聚焦“市之重者”,奮力譜寫“生態港城水景淮濱”新篇章。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縣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傳承焦裕祿精神、大別山精神、紅旗渠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系統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錨定“兩個確保”,對標“十大戰略”,持續實施“1335”工作布局,加快推進“1455”實施路徑,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淮濱、譜寫“生態港城水景淮濱”新篇章而團結奮斗。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淮濱;到本世紀中葉,把淮濱建設成為綜合實力和區域競爭力位居大別山革命老區前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縣。
會議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了進一步安排,提出綜合實力邁上更高臺階,創新發展展現更大作為,改革開放邁出更大步伐,法治建設取得更大成就,鄉村振興實現更大突破,文明程度得到更大提高,生態環境凸顯更大成效,民生福祉達到更高水平,治理效能實現更大提升,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持續增強。
會議強調,前進道路上,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要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系統推進“1455”實施路徑,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要堅持全面依法治縣,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淮濱。要守正創新,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共同文化思想基礎。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淮濱。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會議號召,全縣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記“兩個更好”殷殷囑托,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加快老區振興上奮勇爭先,在加速綠色崛起上更加出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奮力譜寫“生態港城水景淮濱”新篇章!
十三屆縣委委員、縣委候補委員出席會議。不是縣委委員的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縣政協及其他縣級領導干部;縣人武部部長;縣紀委領導班子成員,縣委巡察辦主任,正科級巡察專員,人大辦公室主任,政協辦公室主任,縣委部委辦負責日常工作的正科級副職,縣人大、縣政協各專門(工作)委員會主要負責同志,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民營企業家代表、部分“三個一批”活動重大項目負責人等參加會議。